天文學發展過程


古代天文學 (公元前約四千年至公元二世紀初)

中世紀的天文學 (公元七世紀至十五世紀初)

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文學 (公元一五四三年至一六八三年)

現代天文學 (公元一六八七年至一八九七年)

二十世紀的天文學 (公元一九零零年至現在)



古代天文學

公元前約四千年

埃及和中美洲的天文觀測記錄大概可追溯到這個年代。

公元前約三千年

在埃及、中國、美索不達米亞 (Mesopotamia) 及中美洲,人們開始以文字記錄天文學知識。

公元前二六九七年

中國人解釋日蝕現象。

公元前約二千二百年

中國制定原始曆法–定一年為三百六十六日,設置閏月來「定四時成歲」及以四顆昏中星來判斷季節。

公元前約二千年

第一個陰陽合曆在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面世。
英國索爾茲伯里以北遺留具天文意義的巨石陣 (Stonehenge Sanctuary)。
古代天文學家繪畫出不同星座。

公元前十九至十六世紀

古巴比倫人分黃道 (Ecliptic) 為十二宮 (12 Constellations);分一天為十二小時,一小時為六十分,一分為六十秒;分一周天為三百六十度,一度為六十角分,一角分為六十角秒。

公元前約一千三百年

中國留存世界上最早的新星紀錄。
中國出現六十干支及干支記日法。

公元前十一至八世紀

中國人把赤道附近的恆星劃分為二十八宿。

公元前十至五世紀

印度人把赤道附近的恆星劃分為二十七或二十八個「納沙特拉」。

公元前六八七年

中國留存世界上最早的流星雨紀錄。

公元前六世紀

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 與泰勒斯 (Thales of Miletus) 推測地球是一個球體。

公元前五世紀

中國制定「古六歷」,定回歸年及朔望月長度,並采用十九年七閏的置閏法則。

公元前四世紀

中國天文學家石申編著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經》。

公元前三六四年

中國天文學家甘德以肉眼發現木星衛星。

公元前三五零年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出版他的著作《物理學》 "Physics"。

公元前三三零年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出版他的著作 "On Heavens"。

公元前二八零年

希臘薩摩斯島 (Samos) 的 阿利斯塔克 (Aristarchus) 估計太陽和地球間的距離,並提出「日心說」(Heliocentric Theory of the Universe),認為地球環繞太陽運行。

公元前二四零年

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及詩人,Cyrene (現在利比亞的 Shahhat) 人埃拉托斯特尼 (Eratosthenes) 利用天文學的方法計算 Syene (現在埃及的阿斯安)和埃及的亞歷山大間的緯度差別,從而準確地量度地球的直徑。

公元前二世紀

中國留存世界上最早的彗星形態圖(從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

公元前二世紀末

中國天文學家落下閎制成渾儀。

公元前一三零年

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 (Hipparchus) 發現二分點的歲差 (Precession) ,提出劃分恆星亮度為六等,並率先制定約有一千顆星的星表及星圖。

公元前一世紀

中國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提出完整的二十四節氣及詳盡的天地起源說。

公元前五十二年

中國天文學家耿壽昌制成渾象。

公元前四十五年

希臘天文學家索西澤尼 (Sosigenes) 把純陽曆 –「儒略曆」 (Julian Calendar) 引入羅馬帝國。

公元前二十八年

中國留存世界上最早的太陽黑子紀錄。

公元一世紀初

中國的《尚書緯•考靈曜》中提出「地動說」–「地有四游」、「地恆動而人不知」。

公元一四零年

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 (Ptolemy) 出版他的著作《天文學大成》("Mathematike Syntaxis") ,提出完整的「地心說」(Geocentric theory of the Universe)。

公元二世紀初

中國天文學家張衡設計並製造水運渾象,編著《渾天儀注》及《靈憲》。




中世紀的天文學

公元七世紀

中國天文學家李淳風發現彗星因受太陽照耀而發光,且彗尾總是背向太陽。

公元七世紀

中國出現敦煌星圖(現存於英國倫敦博物館)。

公元八世紀初

中國僧人一行(與梁令瓚)製成附有自動報時裝置的水運渾天﹔又(與南宮說等人)發展中國首次大規模天文大地測量﹔並於公元七二七年編成《大衍曆》。

公元九至十一世紀

亞拉伯人及波斯人在天文學上有重大的發展,其中包括星圖星表的繪製、行星及月亮的運動,同時也更準確地估量地球的大小及改良曆法。

公元八一三年

阿拔斯王朝的馬蒙 (Al Mamon) 建立巴格達 (Bagdad) 天文學校。
托勒玫 (Ptolemy) 的著作《天文學大成》("Mathematike Syntaxis") 被翻譯成亞拉伯文,稱作 "al-Majisti" (意思是偉大的工作),後來拉丁學者稱它為 "Almagest"。

公元九零三年

伊斯蘭天文學家蘇菲 (Al-Sufi) 繪製他的星表。

公元一零五四年

中國天文學家在金牛座 (Taurus) 內觀測到一次超新星爆發,該超新星爆發的殘骸現在稱為「蟹狀星雲」(Crab Nebula, M1)。

公元一零八零年

阿拉伯天文學家查爾卡編成《托萊多天文表》。

公元一零九二年

中國天文學家蘇頌韓公廉製成水運儀象台。

公元十二世紀末

阿拉伯學者圖西奉蒙古征服者之命籌建馬拉蓋天文台﹔並於公元一二七一年編制《伊爾汗曆數表》。

公元一一九九年

中國人楊忠輔制定《統天曆》,並頒行全中國。

公元十三世紀下半葉

中國天文學家郭守敬發明簡儀、仰儀、高表、景符及窺几等天文觀察儀器﹔同時亦主持建造登封測景台及與王恂編制《授時曆》。

公元十五世紀初

蒙古天文學家烏魯伯格於中亞建造撤馬爾罕天文台,內置世界上最大的象限儀(半徑達四十米)﹔並於一四四七年編制《烏魯伯格天文表》。



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文學

公元一五四三年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 (Copernicus) 的著作《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於他死前三天出版。其中對「日心說」(Heliocentric Theory of the Universe) 提供了數學理據。

公元一五七二年

丹麥天文學家第谷 (Tycho Brahe) 在仙后座 (Cassiopeia) 內發現一顆超新星,稱為「第谷超新星」。該超新星爆發的殘骸現在稱為「仙后座 B」 (Cassiopeiae B)。

公元一五七六年

第谷 (Tycho Brahe) 在汶島 (Uraniborg) 建立天文台。

公元一五八二年(十月十五日)

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 (Gregory XIII) 引進「格雷果里曆」(Gregorian Calendar)。

公元一五九五年

德國天文學家法布里求斯 (David Fabricius) 在鯨魚座 (Cetus) 內發現一顆長週期變星, 稱為「米拉」(Mira Ceti)。

公元一六零零年(二月十七日)

經過八年監禁後,意大利哲學家布魯諾 (Giordano Bruno) 最終因褻瀆神明、不道德行為及異端邪說罪 - 挑戰教會對宇宙起源和結構的教義- 在羅馬百花廣場 (Campo dei Fiori) 的火刑柱上被燒死。

公元一六零三年

Johann Bayer星表 "Uranometria"。他引進 "Bayer Designation",把希臘字母分配給不同恆星,這種命名方式現今己被廣泛使用。

公元一六零四年

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 (Kepler) 在蛇夫座 (Ophiuchus)內發現一顆超新星。

公元一六零八年

荷蘭眼鏡製造商人里帕席 (Lippershey) 發明第一架望遠鏡。

公元一六零九年

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 (Galileo) 率先利用望遠鏡作天文用途。他發現四顆木星衛星(後稱伽利略衛星)、月球上的隕石坑及本銀河 (Milky Way)。
克卜勒 (Kepler) 發表他的行星第一及第二定律。

公元一六一一年

伽利略 (Galileo)、沙伊納(Scheiner) 及法布里求斯 (Fabricius) 觀察太陽黑子。

公元一六一二年

Peiresc 發現「獵戶座大星雲」 (Orion Nebula, M42)。

公元一六一九年

克卜勒 (Kepler) 出版他的著作《宇宙和諧論》("Harmonice Mundi" - Harmony of the World) ,其中發表了他的行星第三定律。

公元一六三一年

Gassendi 觀察水星凌日,發現跟克卜勒 (Kepler) 的預測琣X。

公元一六三二年

伽利略 (Galileo) 出版他的著作《關於托勒玫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Dialogue on the Two Chief World Systems" - the discussion of Ptolemaic and Copernican hypotheses in relation to the physics of tides)。

公元一六三三年

天主教宗教法庭強迫伽利略 (Galileo) 放棄他的理論。

公元一六三九年

Jeremiah Horrocks觀察金星凌日。

公元一六四七年

波蘭天文學家赫維留(Hevelius) 出版月面地圖。

公元一六五六年

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 (Huygens) 發現土星光環及土星最大衛星 - 土衛六 (泰坦,Titan)。
哥本哈根天文台建立。

公元一六五九年

惠更斯 (Huygens) 觀察火星上的斑點。

公元一六六六年

法國天文學家卡西尼 (Cassini) 觀察火星上的極冠。

公元一六六八年

英國科學家牛頓 (Newton) 製成第一架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Newtonian)。

公元一六六九年

Montanari 發現大陵五 (Algol) 是一顆變星。

公元一六七一年

巴黎天文台建立。

公元一六七五年

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Greenwich Observatory) 建立。
丹麥天文學家羅默 (Roemer) 量度光速。
卡西尼 (Cassini) 發現土星光環的主要環縫,該環縫被稱為「卡西尼環縫」(Cassini's Division)。

公元一六八三年

卡西尼 (Cassini) 觀察黃道光 (Zodiacal Light)。


現代天文學

公元一六八七年

牛頓 (Sir Issac Newton) 出版他的革命性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確立「萬有引力理論」 (The Theory of Universal Gravition),成為科學史上的轉捩點。

公元一七零五年

英國天文學家哈雷 (Halley) 預測「哈雷彗星」 (Halley's Comet) 將於一七五八年回歸。

公元一七二五年

英國第一位皇室天文學家弗蘭斯蒂德 (Flamsteed) 出版他的星表,並把每一星座堛澈磹P依據赤經來排列。

公元一七二八年

哈雷 (Halley) 發現恆星的移動。
英國天文學家布拉德雷 (James Bradley) 提出恆星像差 (包括光行差) 的理論。

公元一七二九年

英國數學家霍爾 (Chester More Hall) 提出「消色差折射鏡」(Achromatic Refractor) 的原理。

公元一七四四年

擁有六條彗尾的 「Cheseaux 彗星」被發現。

公元一七五零年

英國天文學家賴特 (Thomas Wright) 推測太陽系的起源。

公元一七五五年

德國哲學家康德 (Immanuel Kant) 提出天體起源的假設。

公元一七五八年

帕利奇.約翰 (Palitzsch) 觀測到早已預測的「哈雷彗星」 (Halley's Comet) 回歸。

公元一七六一年

俄羅斯作家和科學家羅蒙諾索夫 (Lomonosov) 發現金星擁有大氣層。

公元一七六七年

格林威治天文台 (Greenwich Observatory) 開始編印《航海曆書》(Nautical Almanac)。

公元一七八一年

在找尋彗星之際,法國天文學家 梅西爾 (Charles Messier) 發現幾十顆朦朧的星體 (Deep Sky Objects),其中包括星系 (Galaxies)、 星雲 (Nebula) 及星團 (Star Clusters)等。他把這些星體編成星表,稱為「梅西爾星雲星團表」(Messier's Catalogue)。
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 (William Herschel) 發現天王星 (Uranus)。

公元一七八四年

英國天文學家古德里克 (Goodricke) 在仙王座內發現第一顆「造父變星」(Cepheids),稱為「造父一」(Cepheus A)。

公元一七八九年

赫歇爾 (William Herschel) 在 Slough 建造一台四十八吋 (1.22m) 口徑、四十呎 (12.2m) 焦距的反射望遠鏡。利用該望遠鏡可分辨星雲內的恆星。

公元一七九六年

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 (Laplace) 根據恆星演化的理論提出解釋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Nebular Hypothesis)。

公元一八零一年

意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 (Piazzi) 發現第一顆小行星 - 谷神星 (Ceres)。

公元一八零二年

赫歇爾 (William Herschel) 宣布發現「雙星星系」(Binary Star Systems)。
英國物理學家沃拉斯頓 (Wollaston) 觀察到太陽光譜中的暗線。

公元一八零三年

在 L'Aigle 出現隕石雨。
確立隕石特性的解釋。

公元一八一一年

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 (Olbers) 提出彗星尾的理論。

公元一八一四年

德國光學家夫琅和費 (Fraunhofer) 詳細地描述太陽光譜。

公元一八一八年

法國天文學家龐斯 (Pons) 發現「恩克彗星」(Encke's Comet) 依照預測的途徑回歸。

公元一八二六年

奧地利軍官和天文學家比拉 (Biela) 發現「比拉彗星」(Biela's Comet)。

公元一八三三年

大型獅子座流星雨出現。

公元一八三四年

德國天文學家貝塞耳 (Bessel) 推斷天狼星 (Sirius) 的自行 (Proper Motion) 不規則性是由它的暗伴星所造成。

公元一八三七年

柏林銀行家比爾 (Beer) 與德國天文學家梅德勒 (Maedler) 出版第一幅準確的月面地圖。

公元一八三八年

第一次恆星距離的測定 - 貝塞耳 (Bessel) 測定「天鵝座 61」 ( 61 Cygni) 的距離。

公元一八三九至四零年

攝影術首次被應用到天文學上 - 美國化學家德雷珀 (John Draper)拍下第一幅月球照片。

公元一八四二年

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 (Doppler) 提出「多普勒原理」 (Doppler's Principle)。

公元一八四三年

德國業餘天文學家施瓦貝 (Schwabe) 發現太陽黑子週期。

公元一八四五年

觀測到「比拉彗星」 (Biela's Comet) 分裂。

公元一八四六年

德國天文學家伽勒 (Johann Gottfried Galle) 根據法國天文學家勒威耶 (Joseph Leverrier) 及英國天文學家亞當斯 (J C Adams) 的計算發現海王星 (Neptune)。

公元一八五一年

法國物理學家傅科 (Foucault) 在巴黎「自由法國偉人紀念塚」(Pantheon) 的圓頂下懸放一個長線鐘擺 (Pendulum) 來証明地球的自轉運動。

公元一八五八年

發現「多納提彗星」(Donati's Comet)。

公元一八五九年

德國物理學家克希荷夫 (Kirchhoff) 提出「克希荷夫定律」 (Kirchhoff's Laws),幫助瞭解恆星光譜中的暗線。

公元一八五九至六二年

德國天文學家阿格蘭德 (Argelander) 出版《波恩星表》(Bonner Durchmusterung, BD),其中包含超過三十萬顆恆星。

公元一八六二年

美國天文學家克拉克 (A G Clark) 根據貝塞耳 (Bessel) 的計算發現天狼星的暗伴星 (Sirius B)。

公元一八六零至六三年

天文學家開始對恆星的光譜進行分析 - 英國天文學家哈金斯 (Huggins) 從「參宿四」 (Betelgeuse) 和「畢宿五」 (Aldebaran) 的光譜中分辨出各種原素。

公元一八六五年

法國作家凡爾納 (Jules Verne) 出版他的著名科幻小說《登月記》("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公元一八六七年

法國天文學家佛耳夫 (C J E Wolf) 與拉葉 (Rayet) 發現其光譜中含發射線 (Emission Lines) 的恆星,稱為「佛耳夫 - 拉葉星」(Wolf-Rayet Stars)。

公元一八六八年

法國天文學家讓桑 (Janssen) 與英國天文學家洛基爾 (Lockyer) 觀察日珥。

公元一八七二年

由「比拉彗星」 (Biela's Comet) 碎片造成的「比拉流星雨」 (Bieliid Meteor Shower) 出現。

公元一八七七年

美國天文學家霍爾 (A Hall) 發現火星的兩個衛星 - 火衛一 (Phobos)及火衛二 (Deimos)。
意大利天文學家斯基亞帕雷利 (Schiaparelli) 觀察到火星上有類似「溝渠」(Canali - 意大利文) 的地形,後被誤譯為「運河」(Canals)。

公元一八七八年

木星上的大紅斑變得明顯。

公元一八八七至九零年

美國天文學家皮克林 (E C Pickering)發現第一顆「分光雙星」 (Spectroscopic Binaries)。

公元一八九零年

英國天文學家洛基爾 (Lockyer) 發表他的恆星演化理論。

公元一八九四年

美國天文學家洛厄爾 (Percival Lowell)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 (Arizona) 建立一所私人天文台 - Flagstaff Observatory

公元一八九六年

一台33吋折射望遠鏡於 Meudon 建成。

公元一八九七年

克拉克 (A G Clark) 建立葉凱士天文台 (Yerkes Observatory),內置至今世上最大折射望遠鏡(四十吋口徑)。


二十世紀的天文學

公元一九零零年

美國地質學家張伯倫 (Chamberlin) 與天文學家莫爾頓 (Moulton) 對太陽系起源提出新的理論。

公元一九零一年

新星 Persei 出現。

公元一九零五年

專為研究太陽而興建的威爾遜山天文台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落成。後來也用於觀察行星、星雲及星系。

公元一九零五年

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Einstein) 發表論文 " 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其後成為「狹義相對論」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的基礎。這個理論建基於兩個公設 (Postulates):
    相對性原理:物理定律在每一個慣性參考系都是相同的;
    光速不變原理:光在真空堛熙t度是一個不變的常數。

公元一九零八年

丹麥天文學家赫茨普龍 (Hertzsprung) 發現巨星 (Giants) 和矮星 (Dwarfs)。
美國天文學家勒維特 (Leavitt) 發現造父變星 (Cepheids) 的週期與其絕對星等 (Absolute Magnitude) 間的關係。
威爾遜山 (Mount Wilson)上一台六十吋口徑反射望遠鏡建成。

公元一九一一至一四年

赫茨普龍 (Hertzsprung) 與美國天文學家羅素 (Russell) 分別獨立地發現恆星光譜類型 (Star Spectral Type) 與絕對星等 (Absolute Magnitude)間的關係;後來更編製成圖表,稱為「赫羅圖」(Diagram H-R)。

公元一九一四年

美國物理學家戈達德 (Goddard) 開始火箭實驗研究。

公元一九一五年

美國天文學家亞當斯 (W S Adams) 發現天狼星伴星 (Sirius B) 是顆白矮星 (White Dwarf)。

公元一九一六年

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 (Eddington) 提出恆星內部結構理論。
愛因斯坦 (Einstein) 提出「廣義相對論」(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他以物體對時空幾何結構的影響來解說物體間的重力作用。

公元一九一七年

威爾遜山 (Mount Wilson) 上的一百吋口徑胡克反射望遠鏡 (Hooker Reflector) 落成。

公元一九一八年

美國天文學家沙普利 (Shapley) 提出第一個銀河系結構模型。

公元一九一八至二四年

美國天文學家坎農 (Cannon) 提出哈佛光譜分類及發表著名的《德雷珀分光星表》(簡稱HD星表)。

公元一九一九年

美國天文學家巴納德 (Barnard) 出版暗星雲表。

公元一九二零年

美國天文學家斯萊弗 (Slipher) 宣布發現星系光譜堛漪麛噙{象 (Red-shift)。
美國物理學家邁克耳遜 (Michelson) 與天文學家皮斯 (Pease) 首次利用恆星干涉儀 (Interferometer) 來測量紅巨星的角直徑。

公元一九二三年

美國天文學家哈勃 (Hubble) 証認出仙女座大星系 (Andromeda Galaxy) 中的造父變星,証明河外星系的存在。

公元一九二六年

戈達德 (Goddard) 發射第一枚液態燃料火箭。
瑞典天文學家林德布拉德 (Lindblad) 提出銀河系中心位於人馬座 (Sagittarius) 的方向。

公元一九二七年

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 (Oort) 與林德布拉德 (Lindblad)建立了銀河系「較差自轉」 (Differential Rotation) 的動力學理論,並導出著名的「奧爾特公式」。

公元一九二九年

哈勃 (Hubble) 從光譜線的紅移計算出星系的視向速度 (Radial Velocity) 和它的距離成正比,證明星系正在互相遠離。

公元一九三零年

美國青年湯博 (Tombaugh) 根據洛厄爾 (Lowell) 的預測發現冥王星 (Pluto)。

公元一九三一年

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央斯基 (Jansky) 發現「宇宙無線電波」 (Cosmic Radio Waves)。

公元一九三七年

無線電工程師雷伯 (Reber) 建造第一座射電望遠鏡 (Radio Telescope)。

公元一九三七至四零年

蘇聯裔美國物理學家蓋莫夫 (Gamow) 提出他的第一個恆星演化理論。

公元一九四二年

Strand 推測「天鵝座 61」 (61 Cygni) 擁有一顆行星。

公元一九四四年

奧爾特 (Oort) 的研究生范德胡斯特 (Van de Hulst) 提出宇宙間的氫氣會放射波長二十一點一厘米的 無線電波。

公元一九四六年

Bay 獲得第一幅月球的雷達影像。

公元一九四七年

蘇聯天文學家阿姆巴楚米揚 (Ambartsumian) 發現「星協」(Star Associations)。

公元一九四九年

帕羅馬山 (Mount Palomar) 上的二百吋反射望遠鏡 (Hale 200-inch Reflector) 落成。

公元一九五一年

美國的尤恩 (Ewen) 與珀塞爾 (Purcell) 觀測到范德胡斯特 (Van de Hulst) 所預測,由宇宙間氫氣放射出來的二十一點一厘米無線電波訊號。

公元一九五一至五四年

確定本銀河系的螺旋結構。

公元一九五五年

澳洲天文學家帕西 (Pawsey) 與麥克里迪 (McCready) 在海岸邊 (Jodrell Bank) 建成一座二百五十呎射電望遠鏡- 一台四天線干涉儀 。

公元一九五七年

十月四日 - 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一號」。

公元一九五八年

美國首次發射人造衛星「探險者一號」。

公元一九五九年

蘇聯派遣衛星 (Luniks Satellites) 探測月球 。其中「月球一號」(Lunik I) 掠過月球,「月球二號」(Lunik II) 降落月球表面,而「月球三號」(Lunik III) 則拍攝得月球背面照片。

公元一九六一年

四月十二日 - 蘇聯太空人蓋加林 (Yuri Gagarin) 成為首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公元一九六二年

第一個美國太空人 (John Glenn) 在地球軌道上飛行。
發射行星探測器 - 蘇聯的「火星一號」(Mars I) 及美國的「水手二號」(Mariner II) 對火星進行探測。
美國天文學家賈科尼 (Giacconi) 等人利用高空火箭發現第一個太陽系外之X射線輻射線源 - 天蝎座 X-1 (Sco X-1)。

公元一九六三年

范德.彼德 (Van de Kamp) 發現巴納德星 (Bernard's Star) 擁有一顆行星。
發現第一個類星體 (Quasar) "3C 273" - 美國天文學家施米特 (M. Schmidt) 發現星體 "3C 273" 的光譜發射線出現大幅度的紅移。

公元一九六四年

美國的「流浪者七號」(Ranger 7) 拍得攝月球的近距離照片。

公元一九六五年

美國科學家彭齊亞斯 (Penzias) 與威爾遜 (R. W. Wilson) 發現早期宇宙遺留下來的「背景輻射射線」(Background Radiation),為「大爆炸宇宙論」 (Big Bang Theory) 提供直接証據。

公元一九六六年

第一次軟著陸月球 - 蘇聯的「月球九號」(Luna 9) 及美國的「勘測者一號」(Surveyor 1) 。

公元一九六七年

第一次著陸金星 - 蘇聯探測器「金星四號」撞擊金星表面。
英國天文學家休伊什 (Hewish) 與他的研究生貝爾 (S J Bell) 發現脈衝星 (Pulsar)。

公元一九六八年

人類首次環繞月球飛行 - 美國太空船「阿波羅八號」(Apollo 8)。

公元一九六九年

人類首次踏足月球 - 七月二十至廿一日,美國太空船「阿波羅十一號」(Apollo 11) 乘載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 (Armstrong) 及 Aldrin 成功登陸月球。

公元一九七零年

美國的「烏呼魯」(Uhuru- 意即自由) 衛星透過X射線掃描宇宙,發現數百個X射線源,其中包括X射線雙星及第一個被懷疑是黑洞的物體- 天鵝座 X-1 (Cygni X-1)。
首次軟著陸金星 - 蘇聯探測器「金星七號」(Venera 7)。

公元一九七一年

蘇聯的二百三十六吋反射望遠鏡進行最後測試。
首次環繞並軟著陸火星 - 蘇聯探測船「火星三號」(Mars 3)。
第一部人驅機械車輛在月球上行駛 - 美國太空船「阿波羅十五號」(Apollo 11) 攜同月行車登陸月球。

公元一九七二年

美國發射「哥伯尼衛星」(Satellite Copernicus) 對恆星及星際物質進行高解析度「分光紫外觀察」(Spectroscopic Ultraviolet Observations)。
美國發射的「小型天文衛星」開始透過伽瑪射線對宇宙進行觀察。
美國發射第一枚木星探測器「先鋒十號」(Pioneer 10)。

公元一九七三年

「先鋒十號」(Pioneer 10) 發回首批木星近距離照片。

公元一九七四年

美國探測器「水手十號」(Mariner 10) 發回首批水星表面照片。

公元一九七五年

蘇聯在 Zielenczukskaja 的六米口徑望遠鏡落成。

公元一九七六年

美國探測器「維京一號及二號」(Viking 1 and 2) 軟著陸火星。

公元一九七七年

美國埃利奧特 (Elliot) 等人發現天王星光環。

公元一九七八年

發現冥王星的衛星 - 查倫 (Charon)。
美國發射X射線衛星「愛因斯坦」(Einstein Satellite) 收集天體最新資料。

公元一九八零年

美國探測器「航行者一號」(Voyager 1) 近距離拍攝得土星及其光環,並發回首批照片。

公元一九八三年

荷蘭、美國和英國共同發射的「紅外線天文衛星」(IRAS) 透過紅外線對掃描宇宙。

公元一九八四年

十二月二十七日 - 於南極洲發現一塊相信來自火星的隕石 (ALH84001,0)。

公元一九八六年

一月廿四日 - 美國探測器「航行者二號」(Voyager 2)飛越天王星。
一月廿八日 - 美國穿梭機「挑戰者號」(Challenger)在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後七十三秒,因 "O-ring" 故障發生爆炸,成為太空探測史上最悲慘的災難。六位罹難太空人包括: Francis R. Scobee, Micheal Smith, Judith Resnik, Ellison S. Onizuka, Gregory B. Jarvis, Ronald E. McNair 及 Christa McAuliffe(中學教師)。
三月 - 蘇聯探測器「維加一號及二號」(Vega 1 and 2) 與歐洲探測器「治奧圖」(Giotto) 掠過「哈雷彗星」(Halley's Comet)。

公元一九八七年

二月廿三日 - 觀察到「大麥哲倫星雲」(Large Magellanic Cloud) 中發生超新星爆發, 其光度肉眼可見。該次超新星爆發稱為 「SN 1987A」。

公元一九八八年

在大約一百七十億光年的距離發現類星體。

公元一九八九年

五月四日 - 在「麥哲倫任務」 (Magellan Mission) 中以雷達勘測金星表面。
八月廿四日 -「航行者二號」(Voyager 2) 飛越海王星。
九月十二日 - 冥王星經過近日點。
十一月十八日 - 美國太空總署發射人造衛星 "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 (COBE)。

公元一九九零年

四月廿四日 - 「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 由美國穿梭機「發現號」(Discovery) 放進地球軌道。
十二月五日 - 夏威夷的 「卻克望遠鏡」(Keck Telescope) 拍得首張照片 (位於波江座的星系 NGC 1232),並於 Los Angeles Times 內刊登。
十二月七日 - 美國探測船「伽利略號」(Galileo) 在從金星飛往木星途中接近地球,成為首艘掠過地球的行星探測船。

公元一九九一年

二月七日 - 蘇聯的 Salyut 七號殘骸在阿根廷上空衝入大氣層。
四月五日 - 美國發射「康普頓伽瑪射線觀察台」(Compton Gamma Ray Observatory, GRO)。
七月 - 在夏威夷和墨西哥出現的日全蝕成為當地旅遊焦點。
十月 - 「伽利略號」(Galileo) 飛越小行星 Gaspra。

公元一九九二年

四月 -「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 在「大麥哲倫星雲」 (Large Magellanic Cloud) 中發現有紀錄以來最熱的恆星 (華氏三十六萬度)。
四月廿四日 - 人造衛星 "COBE" 所收集的資料證明「宇宙背景輻射」 (Cosmic Background Radiation) 的溫度起伏,成為支持「大爆炸宇宙論」(Big Bang Theory) 的有力証據。
九月十六日 - 首次在「柯伊伯帶」(Kuiper Belt) 發現冥王星以外環繞太陽公轉的物體。
九月廿五日 - 美國太空總署發射探測船 "Mars Observer" 研究火星的大氣和表面。
十月三十一日 - 梵蒂岡教皇約望保綠二世 (Pope John Paul II) 宣布當年對伽利略 (Galileo) 及其理論的指摘是錯誤的。

公元一九九三年

一月三十一日 -「康普頓伽瑪射線觀察台」(GRO) 探測到有紀錄以來最強烈的「伽瑪射線爆發」 - the Super Bowl Burst。
三月廿八日 - 觀測到位於大熊座 (Ursa Major) 內的 M81星系發生超新星爆發。
八月廿一日 - 在即將進入火星的大氣層的前三天,探測船 "Mars Observer" 跟美國太空總署失去聯絡。
十二月 - 美國太空人乘穿梭機「奮進號」(Endeavour) 為「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 進行維修,這次維修使太空望遠鏡所攝得影像的品質大大提高。

公元一九九四年

七月廿日 - 彗星 Shoemaker-Levy被木星引力撕裂後撞擊木星,成為天文史上最壯觀的景象之一。

公元一九九五年

十二月七日 - 探測船「伽利略號」(Galileo) 飛越木星。

公元一九九七年

七月四日 - 美國探測船「探路者」(Pathfinder) 成功登陸火星,為未來連串火星探測任務揭開序幕。